- GB/T 19000 / ISO 9000 《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》
- GB/T 19001 / ISO 9001 《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》
ISO9001――适用于生产全过程中包括有 设计、生产、安装、服务 全过程的企业。ISO9002――适用于生产全过程中包括有 生产、安装、服务 而无设计程序的企业。ISO9003――适用于只有 最终检验和试验程序 ,而无设计、生产程序的企业。 - GB/T 19004 / ISO 9004 《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 质量管理方法》
- GB/T 19002-2018 《质量管理体系—GB/T 19001-2016应用指南》
- GB/T 19011 / ISO 19011 《管理体系审核指南》
- GB/T 19010 / ISO 10001 《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行为规范指南》
- GB/T 19012 / ISO 10002 《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处理投诉指南》
- GB/T 19013 / ISO 10003 《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》
- GB/Z 27907 / ISO 10004 《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监视和测量指南》
- GB/T 19015 / ISO 10005 《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计划指南》
- GB/T 19016 / ISO 10006 《质量管理体系 项目质量管理指南》
- GB/T 19017 / ISO 10007 《质量管理体系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》
- GB/T 19018 / ISO 10008 《质量管理-顾客满意-企业-消费者-电子商务交易指南》
- GB/T 19022 / ISO 10012 《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》
- GB/T 19023 / ISO/TR 10013 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》
- GB/T 19024 / ISO 10014 《质量管理 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》
- GB/T 19025 / ISO 10015 《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》
- GB/Z 19027 / ISO/TR 10017 《GB/T 19001-2000 的统计技术指南》
- GB/T 19028 / ISO 10018 《质量管理 人员参与和能力指南》
- GB/T 19029 / ISO 10019 《质量管理体系咨询师的选择机器服务使用的指南》
分类: 质量管理

一、转机构的前提条件
- 证书状态有效
- 原证书需在认监委官网显示为“有效”状态,且未被暂停或撤销。若证书处于暂停状态,需暂停满一年后才可申请转机构(特殊情况需具体分析)。
- 若证书已失效或撤销,需根据原因和时间判断:失效证书可直接申请新认证;撤销状态满一年后可自由选择新机构。
在CMMI5级认证中,QA(质量保证)需超越内部持续改进(避免“内卷”),结合外部视角应用PDCA循环,其核心内涵如下:
1. 避免“内卷”的局限
- 内卷表现:过度聚焦内部流程的微小优化(如文档完善、重复性调整),忽视实际业务价值,导致改进陷入低效循环。
- QA的误区:仅满足于内部合规性检查,缺乏对业务目标、客户需求及市场变化的响应。
2. 外部视角的必要性
- 市场与客户需求:关注客户反馈、市场趋势,确保改进方向与外部需求一致。
- 行业最佳实践:借鉴外部成功案例或技术(如敏捷、DevOps),避免闭门造车。
- 竞争分析:对标竞争对手,识别差距并制定针对性策略。
- 供应链/合作伙伴:优化外部协作流程,提升整体价值链质量。
- 法规与标准:及时响应外部合规要求,将其转化为内部改进动力。
3. PDCA与外部结合的具体实践
- Plan(计划):
- 外部输入:客户调研、市场分析、竞品研究、法规更新。
- 目标设定:结合内外部数据,制定提升客户满意度或市场份额的改进目标。
- Do(执行):
- 跨组织协作:与供应商/客户联合试点新技术或流程。
- 引入外部资源:如第三方工具、行业专家培训。
- Check(检查):
- 多维评估:不仅看内部指标(如缺陷率),还需验证外部效果(如客户留存率、市场排名)。
- Act(处理):
- 标准化与推广:将外部验证有效的实践固化,并调整失效策略(如优化供应商评估机制)。
4. CMMI5级的深层要求
- 组织创新与部署(OID):推动系统性创新,如利用外部技术实现流程自动化。
- 因果分析与解决(CAR):从内外部根本原因(如客户投诉或供应链延迟)出发,制定根治方案。
5. 最终价值
- 突破内卷:通过外部视角打破低效改进循环,实现实质性竞争力提升。
- 主动优化:从“被动合规”转向“主动引领”,使组织具备市场前瞻性和快速应变能力。
总结:QA在CMMI5级中需成为内外联动的桥梁,通过PDCA循环整合外部环境因素,驱动组织在质量、效率和创新上的全面优化,确保持续改进真正支撑战略目标。

将客户纳入企业的“蓝军”体系,本质上是将客户从被动的“服务接受者”转变为主动的“质量挑战者”,通过他们的真实体验、反馈和行为数据,反向推动企业战略、产品和服务能力的迭代升级。以下是具体落地方案:
一、客户作为“蓝军”的核心逻辑 客户天然具备“蓝军”属性:
- 真实场景压力测试:客户在真实使用场景中暴露的问题,比内部测试更贴近市场;
- 逆向思维挑战者:客户的需求未被满足时,会直接“攻击”企业弱点(如投诉、流失);
- 持续反馈循环:客户行为数据是企业优化产品和服务的最佳指南针。
二、客户纳入“蓝军”的五大实施路径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