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老周 (Page 2 of 4)

CMMI5级认证中QA工作外部视角与PDCA结合

在CMMI5级认证中,QA(质量保证)需超越内部持续改进(避免“内卷”),结合外部视角应用PDCA循环,其核心内涵如下:

1. 避免“内卷”的局限

  • 内卷表现:过度聚焦内部流程的微小优化(如文档完善、重复性调整),忽视实际业务价值,导致改进陷入低效循环。
  • QA的误区:仅满足于内部合规性检查,缺乏对业务目标、客户需求及市场变化的响应。

2. 外部视角的必要性

  • 市场与客户需求:关注客户反馈、市场趋势,确保改进方向与外部需求一致。
  • 行业最佳实践:借鉴外部成功案例或技术(如敏捷、DevOps),避免闭门造车。
  • 竞争分析:对标竞争对手,识别差距并制定针对性策略。
  • 供应链/合作伙伴:优化外部协作流程,提升整体价值链质量。
  • 法规与标准:及时响应外部合规要求,将其转化为内部改进动力。

3. PDCA与外部结合的具体实践

  • Plan(计划)
  • 外部输入:客户调研、市场分析、竞品研究、法规更新。
  • 目标设定:结合内外部数据,制定提升客户满意度或市场份额的改进目标。
  • Do(执行)
  • 跨组织协作:与供应商/客户联合试点新技术或流程。
  • 引入外部资源:如第三方工具、行业专家培训。
  • Check(检查)
  • 多维评估:不仅看内部指标(如缺陷率),还需验证外部效果(如客户留存率、市场排名)。
  • Act(处理)
  • 标准化与推广:将外部验证有效的实践固化,并调整失效策略(如优化供应商评估机制)。

4. CMMI5级的深层要求

  • 组织创新与部署(OID):推动系统性创新,如利用外部技术实现流程自动化。
  • 因果分析与解决(CAR):从内外部根本原因(如客户投诉或供应链延迟)出发,制定根治方案。

5. 最终价值

  • 突破内卷:通过外部视角打破低效改进循环,实现实质性竞争力提升。
  • 主动优化:从“被动合规”转向“主动引领”,使组织具备市场前瞻性和快速应变能力。

总结:QA在CMMI5级中需成为内外联动的桥梁,通过PDCA循环整合外部环境因素,驱动组织在质量、效率和创新上的全面优化,确保持续改进真正支撑战略目标。

客户作为蓝军在质量保证中的核心作用

蓝军思维

将客户纳入企业的“蓝军”体系,本质上是将客户从被动的“服务接受者”转变为主动的“质量挑战者”,通过他们的真实体验、反馈和行为数据,反向推动企业战略、产品和服务能力的迭代升级。以下是具体落地方案:

一、客户作为“蓝军”的核心逻辑 客户天然具备“蓝军”属性:

  • 真实场景压力测试:客户在真实使用场景中暴露的问题,比内部测试更贴近市场;
  • 逆向思维挑战者:客户的需求未被满足时,会直接“攻击”企业弱点(如投诉、流失);
  • 持续反馈循环:客户行为数据是企业优化产品和服务的最佳指南针。

二、客户纳入“蓝军”的五大实施路径

Continue reading

关于拖延症

最近在工作中发现一个需要自我反思的现象:手头好几项重要工作总是无法干净利落地收尾。每项任务完成到90%就停滞不前,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像散落的线头一样纠缠不清。

这种’完成恐惧症’正在悄悄影响我的工作效率。每当遇到执行中的困难,潜意识里就会想用拖延来逃避。但职业成长就像登山,最后的10%路程往往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到达顶峰。

现在我正在尝试建立’闭环工作法’:为每个任务设置明确的完结标准,把收尾工作拆解成可执行的小步骤。因为任何值得开始的事情,都值得被完整地结束。

关于固定资产盘点

作为工作几十年来首次接触固定资产盘点的”新人”,现将本次盘点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注意事项总结如下:

一、整体工作体会

  1. 流程复杂度:整体流程不算复杂,但存在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环节
  2. 报告要求:最终输出的盘点报告需要确保接收对象能清晰准确理解,做到重点突出、一目了然

二、主要问题与注意事项

  1. 资产变动管理
  • 问题:盘点启动后仍有资产划拨或状态变更
  • 规范:应禁止变更,特殊情况必须由资产管理员操作并完整记录
  1. 抽盘执行问题
  • 现状:未达到要求的抽盘比例
  • 难点:个人名下资产占比较大,异地员工资产难以实地核查
  1. 盘盈资产风险
  • 现状:仅针对有编号固定资产和大件物料进行盘点
  • 风险:可能存在小件物品漏盘情况
  1. 系统数据问题
  • 历史遗留:系统数据存在错乱情况
  1. 问题资产跟踪
  • 要求:需核对往年问题资产是否关闭
  • 规范:未关闭问题应纳入本年清单,并明确责任人和关闭时间

三、后续建议

  1. 严格执行盘点期间资产变更冻结制度
  2. 完善异地资产核查方案
  3. 建立问题资产跟踪闭环机制

危机感

天气:双黄色预警,暴风暴雨
今天参加了原同事的乔迁聚会。和一帮关系要好的老同事相聚,大家畅聊许久,话题却不知不觉转向了职场与未来。

一位去年8月离职的同事至今仍处于失业状态,他77年生人,比我年长一岁;另一位在腾讯就职的同事收入颇丰,却也在焦虑明年合约到期后的去向;还有一位已经在悄悄筹备备选方案。

相比之下,我的条件比他们差了许多,生活压力也更重。听着大家的担忧,我不禁反思:是否该更有危机感?是否该尽早规划自己的退路或备选方案?

这次聚会像一记警钟——是时候认真重视这个问题了。

两件影响比较大的事情

1、这两天忙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审核,且在两位国家认可委人员的见证情况下的审核,终于告一段落了。累且也有收获吧!终于挺过来了,小插曲则通过沟通解决了!
2、晚上急匆匆赶回公司参加的关于AI及AI大模型方面的培训,虽然培训时间超时一个小时,比如,虽然理论性的东西偏多,但是后面还是有些收获,包括设计自己的智能体等,后面还是需要进行尝试,以便更好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。

« Older posts Newer posts »